摩擦学与表面工程课题组荣获2010-2011学年研究生优秀创新团队 |
发布人:戴庆文 发布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401 |
经过答辩委员会的初审,复审,答辩,摩擦学与表面工程课题组荣获2010-2011学年研究生优秀创新团队。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课题组长期致力于表面织构及设备故障诊断的研究,团队所研究的表面织构技术目前处于国际顶尖水平,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各种学术论坛中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和认可。另外团队还涉及在线油液检测技术、微传感器技术等多个领域。 团队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06AA04Z321:《摩擦副表面微小凹坑阵列的微细电化学制造技术研究》。 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50875125《基于微小磁体阵列的磁流体静支撑与润滑基础研究》; No.50675101《柔性材料表面几何与化学织构的润滑机理研究》; No.51175246《弹性体摩擦副多效应协同作用下表面织构的设计方法》; No.51105199《极端环境中磁控定域润滑基础研究》。 团队还承担了江苏省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项目。 于海武博士还承担省博士创新基金BCXJ09:利用表面织构降低发动机活塞环/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研究 。 团队发表了多篇在摩擦学及表面工程领域处于国际前沿的文章: YU Haiwu,WANG Xiaolei,ZHOU Fei.Tribology Letters,2010,37:123-130.(SCI) YU Haiwu,DENG Haishun,et al.PI MECH ENG J-J ENG P I MECH ENG Part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2011,225(8):693-703.(SCI) YU Haiwu,HUANG Wei,WANG Xiaolei.Lubrication Science,accept.(SCI); 于海武,王晓雷,孙造,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42(2):209-213.(EI); 于海武,袁思欢,孙造,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106-111.(EI)。 于海武,邓海顺,黄巍,等.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 另外,团队还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核心及会议论文,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于海武,王晓雷,一种低摩擦轴向不等角度平台珩磨气缸套。 (专利申请号:201110191825.2) 发明专利:王晓雷,张博,人工关节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表面微细织构加工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103613.X) 发明专利:王晓雷,郭海林,祁胜,用于检测润滑油的在线监测传感器。(专利申请号: 201110115458.8) |